近期,美国商务部下属的经济分析局(BEA)公布了新的统计方式,将研发支出(R&D)、娱乐文化支出以及退休金等指标纳入新的P统计之中,在全球率先践行SNA-2008国民经济核算新标准体系。目前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明显滞后于国际新标准,也不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应加快与国际新标准体系的接轨,研究制定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线图和时间表。 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P统计调整的主要内容 BEA每五年调整一次国民账户核算体系,这是第十四次调整,也是1999年将计算机软件产业纳入统计以来的最大一次调整,主要包括:(1)将私人和的研发支出作为固定资产;(2)将私人用于娱乐、文化及其他艺术创作的支出作为固定资产;(3)扩大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住宅的所有权转移成本,改进相关资产价值和使用寿命统计;(4)房屋交易时的多项税费和固定收益养老金计划赤字等也将并入计算,以权责发生制来测度固定收益养老金计划的交易,将养老金计划视为金融企业部门的子部门;(5)对国民收入和生产账户中的工资和薪金统一按照权责发生制估计。 日本宣布将于2016年采用新的P核算标准。由于基础数据不足,新标准未考虑将娱乐作品计算在内,如果加上动漫作品等知识产权的价值,P将有扩大空间。相比其他国家,日本P的增加率将更大,因为在日本企业将生产向国外转移的同时,研究开发仍然留在国内,并一直保持了高水平的投资。据日本内阁府统计,如果将研发费用纳入P,日本的名义P有望推高3.1?3.4%,被推高的金额将达到约15万亿日元。 此外,和也已经采用了加上研发费用后的新核算标准,P上调了约1.1?1.6%。欧盟将在2014年采用新的P核算标准。 全球国民经济核算演进新趋势及其影响 1.SNA的修订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创新。2009年,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等五个国际组织联合发布了新的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SNA-2008(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2008 ),并鼓励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采用这一新的国际标准。SNA-2008(“新国标”)对SNA-1993作重大修订的44个核心议题,几乎贯穿了SNA的所有内容,但它更加关注公共服务活动、资产、金融服务和国际经济活动,强调对国民经济账户的拓展应用,新增加的内容基本都是以国民经济账户为基础,扩展在新经济和重要核算问题上的应用。 SNA-2008版本的新变化突出表现在: (1)对生产性资产分类进行了较大幅度修订,并扩展了资产边界。主要包括:生产性资产不再区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将原称为“无形资产”的资产改称为“知识产权产品”并进行了扩展,将该类资产划分为研究与开发(R&D)、矿藏勘探与评估、计算机软件与数据库、娱乐、文学或艺术原作以及其他知识产权产品;将军事武器系统确认为生产性资产等。其中最突出的变化就是R&D的资本化,由于R&D由原来的中间消耗转变为固定资产下的知识产权产品,即转变为资本,这一变化将产生以下影响: 一是资产规模及结构发生变化。资产分类的细化和资产边界的延伸,使得固定资产规模加大,非生产性资产减少;知识密集型行业资产规模加大;科技创新活动活跃地区的资产比重上升。2013年,美国R&D投资重点领域有生命科学、信息通讯、能源和新材料领域。这些领域的资产比重将会有所加大。 二是增大P统计数值。SNA-1993中,研发作为非生产性资产中的以无形资产摊销的方式计入中间消耗,因而不构成增加值。而SNA-2008中,研发是作为资本处理,因此将全面影响P统计数值。经过新方法的调整,美国1929-2012年年均经济增长率向上修正0.1个百分点,其中2010年P增长从2.4%上调到2.5%,2011年P增长维持1.8%不变,2012年P增长从2.2%上调到2.8%。 (2)引入资本服务的概念。新增了一章来阐述资本服务的功能和表现,从而在SNA中引进近年来在经济增长和生产率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此外,SNA-2008引入了金融衍生工具类别,对金融主体进行了新的划分,扩展对金融资产的核算。 2。开发系列卫星账户解决国民经济核算全面性不足问题。与以往相比,SNA-2008明显的一大变化是对卫星账户的内容进行了扩展与补充,将SNA-1993之后开发的卫星账户纳入到了SNA-2008。如国家资产负债表核算、核算账户、旅游卫星账户、卫生卫星账户、未付酬的住户活动等。 SNA-2008新核算方式推出后,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组和国民经济核算专家组最重要的工作是推动SNA-2008的实施,并强调联合国国要根据全球实施方案,制订实施SNA-2008的本国方案。当前、、美国已相继启动新标准,欧盟和日本也提出了实施的时间表,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仍采用SNA-1993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方式明显滞后。 建立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中国2002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运行了10年多,已经明显滞后于国际新标准,此外,中国经济增长需要淡化传统P导向思维,加快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并以此为标尺推动经济全面转型升级。 1。加快推进与SNA-2008接轨。其一,确定优先实施的领域。SNA-2008涉及生产性资产特别是知识产权产品的修订比较多,而且知识产权产品测度的难度较大,基础资料难以获得,国际上也没有通用的标准。因此在实施时,应结合中国基础资料的可获得性来确定重点研究改进的方面及优先实施的顺序。其二,逐步细化资产分类。目前,中国在核算支出法P 中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时,仅分为住宅、非住宅建筑物、机器和设备、土地改良支出、矿藏勘探费、计算机软件、其他七个主要类别,由于基础资料的,没有对研究与开发、数据库、娱乐、文学或艺术原作、非生产性资产所有权转移费用等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进行核算,与SNA-2008的分类差距较大,因此须对资产进行进一步细分。 2。完善国家资产负债表账户核算。编制资产负债账户,完整地反映国民经济乃至各经济部门经济循环全过程。按照经济活动的观察时间,经济循环表现为一定时期的经济流量及在某一时点上的经济存量,只有将反映经济存量的资产负债账户与反映经济流量的账户相结合,才能完整反映国民经济乃至各经济部门的经济循环全过程。国家统计局曾于1997年和2007年先后两次出版《中国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迄今为止还处于试编阶段,尚未公布数据。应加快编制国家、金融部门、部门以及居民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以反映国家国民财富存量和资产负债表结构及风险状况。 3。完善R&D统计与核算。中国的R&D统计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初步建立了依托于科技统计制度的符合国际标准的R&D统计制度。但现行R&D统计制度中还存在一些缺陷,影响到统计数据的质量,如统计范围不全面,存在遗漏;专门针对R&D活动的统计指标较少,分类不够细致;缺乏详细行业分类的R&D统计等。此外,如果将R&D纳入固定资本形成,还需要研究解决作为资本的R&D 的界定问题、R&D 产出的评估问题、R&D 价格指数的编制问题、R&D 资产存量及折旧率的确定问题等。 因此,为了加快完善R&D核算,:(1)开展专项工作,分析测度R&D资本存量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内在规律;(2)进行R&D和知识产权资本普查,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中国R&D和知识产权统计核算体系;(3)研发和建立中国R&D卫星账户。 4。研究制定国民经济核算的线图和时间表。联合国SNA-2008作重大修订的44个核心议题,几乎贯穿了SNA的所有内容,R&D核算只是其中之一。但从整体看,修订更加关注公共服务活动、资产、金融服务和国际经济活动,强调对国民经济账户的拓展应用,新增加的内容基本都是以国民经济账户为基础,扩展在新经济、和重要核算问题上的应用。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协调,研究制定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线图和时间表。 5。加大R&D税收激励政策,推动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变。一是国外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激励在很大程度上是放在R&D的投入上,而中国现行的科技税收激励政策的优惠重点却在生产投入和应用环节,对R&D活动的支持较为薄弱。因此,未来税收激励政策应加强对R&D投入的优惠力度。 二是允许企业建立研发基金制度。国外为分担企业研发风险,允许企业按标准提取一定的费用,用作科技开发基金,直接用于高新技术企业R&D活动。制定具体的税收激励措施,允许企业按照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研发基金,在税前抵扣。 三是发挥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已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企业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允许抵扣,对于需要大量研发设备投入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成本。然而,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投资活动的成本发生了很大变化,材料、设备等直接投资所占比例不断降低,而研发所需的人力成本、技术转让费、科技咨询费等间接成本逐渐增加。在税收政策的制定上,将研发成本纳入的抵扣范围,允许技术转让费、新产品试制费、研究开发费用、外购的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按照固定资产投资对进项税额进行扣除,对为R&D的人力成本缴纳的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先征后返”的优惠,从而达到刺激R&D投入、推动创新的目的。 (作者为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DF118) 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